愛特米亞津大教堂於2000年正式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大約在西元302年,亞美尼亞基督教的啟蒙者-格列高利(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在葉綠凡興建了亞美尼亞的第一座教堂-愛特米亞津大教堂。
在亞美尼亞的歷史中,這座教堂雖然多次改朝換代及建堂擴建,但是一直是亞美尼亞大主教的駐地,也因此被稱作亞美尼亞的梵蒂岡。
愛特米亞津大教堂ETCHMIADZIN CATHEDRAL經過多次擴建,仍然算是亞美尼亞最古老的教會建築,教堂的圖案被印在亞美尼亞錢幣50000拉姆的正面,可見愛特米亞津大教堂在亞美尼亞的位階是何等神聖。
「愛特米亞津」具有「耶穌降臨之地」之意。其教堂建築群生動地呈現亞美尼亞中央圓頂十字型和穿廊形式的教堂發展歷程,並高度概括了當地教會建築的發展過程,對亞美尼亞以及周邊很廣泛地區(如土耳其凡湖區)的教堂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愛特米亞津大教堂形象地描述了亞美尼亞教堂所代表的宗教精神和藝術創新的偉大成就。
教堂內部非常的華麗,目前是禁止攝影,因此僅能拍些外觀,但是仍能看到正宗-亞美尼亞式教堂建築-十字形的地基中間圓柱高塔型,戴錐形尖帽的建築典範, 愛特米亞津大教堂的隔壁是亞美尼亞最高學府-葉綠凡大學,在照片中看起來很像是神學院,其實亞美尼亞的歷史中,一直都是基督教立國,因此在校園中到處都是十字架等,表彰基督教的形象就不足為奇了,我們參觀教堂的那天剛好是星期天的早上,大批盛裝的修士在唱聖歌等活動,嘹亮的歌聲在古老的聖堂裡共鳴,感覺是和諧的,喜樂的,讓在外圍參觀的我們也感受那份洋溢著的溫暖。
撰文/攝影 黃智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