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喬治亞_俄羅斯友誼紀念碑

格魯吉夫斯基條約200週年紀念牆
(200th Anniversary Wall of Treaty of Georgievsk)

在喬治亞境內高加索山脈的軍功大道上,一道相當的突兀的圓形
水泥壁畫牆寂寞的矗立在青翠高原上,原本還以為是廢棄的運動場。

這面牆是1983年蘇聯統治時期由蘇聯出資,喬治亞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合力完成的。紀念俄羅斯帝國和喬治亞國王卡特利,卡赫季於1783年7月24日簽訂的和平條約,建在俄羅斯往返喬治亞必經的軍功大道上,別具意義。



那份和平條約大致內容是:「俄羅斯為喬治亞的保護國,將保證喬治亞領土完整,繼續維持喬治亞國王的統治權和外交權。喬治亞則放棄與波斯與土耳其等其他大國結盟的權利,每一個新的喬治亞君主將需要俄羅斯沙皇的確認和授銜」。


為這樣的「友好」關係所建立的紀念碑,如今孤零零地頽圮在荒堙蔓草間,似乎是它從建造開始就註定的宿命?

友誼紀念碑上描繪的主角是愛家愛子的喬治亞母親,左右分別有聖喬治屠龍,代表決心捍衛家園。喬治亞母親頭部左右有2個數字1783-1983代表喬治亞加盟蘇聯200周年。數字下方有2個教堂右邊是典型洋蔥頭式的俄羅斯正教派教堂,左邊是象徵三位一體的三進式喬治亞天主教堂。


其他的圖片大都是營造豐收與歡樂。


喬治亞1991年4月脫離蘇聯成為主權獨立的自主國,但是獨立成功後,她領土內的一些小國卻也想脫離喬治亞獨立,媳婦熬成婆,喬治亞卻不能容忍這些小國的悖離, 2008年其中一個小國南奧塞提亞宣布獨立,喬治亞也不掂掂自己的斤兩,就揮兵北上要去教訓人家,正好中了俄羅斯的圈套,俄羅斯遂假聲援南奧塞提亞之名,堂而皇之進駐南奧塞提亞,然後一路向南打進喬治亞。俄羅斯出兵攻打喬治亞,坦克大砲就是行經這條軍功大道而幾乎兵臨城下,離首都僅60公里之遙,若非西方國家強力斡旋,也許喬治亞共和國已經滅頂。
當時俄羅斯的部隊,或許也曾在這座紀念碑旁打尖休息?


紀念碑背後的雪白山頭就是高加索山脈的主峰標高5033公尺的卡茲別克山。
撰文/攝影 黃智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